闲来竹石写幽襟,不独工诗意可寻。
投分自然孤孽好,去藏何止往回深。
寄题北信经三载,客倦南归始一吟。
欲过龙山怀二老,春江群盗阻归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闲来竹石写幽襟,不独工诗意可寻。
投分自然孤孽好,去藏何止往回深。
寄题北信经三载,客倦南归始一吟。
欲过龙山怀二老,春江群盗阻归心。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作品。它以薛剑公的《石竹兰芝》画作为题,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
让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诗中提到“戊辰三月过武仲二兄媚秋堂获观邑贤薛剑公为陈独漉作石竹芝兰画册敬题一律”,其中“武仲二兄”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武仲,而“陈独漉”则是薛剑公的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戊辰年(明万历四十七年)的三月,作者在路过武仲二兄的媚秋堂时,观赏到了薛剑公绘制的《石竹兰芝》画册,因此创作了这首七言绝句以表达自己的敬意。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整首诗共四句,其结构严谨,对仗工整。第一句“甲子三春过武仲二兄媚秋堂”,描述了作者与武仲二兄相遇的时间和场所——春天的甲子日,媚秋堂中。第二句“偶得观君画石竹兰芝画册”,则表明作者偶然间看到了薛剑公的画作。第三句“敬题一律志吾心”,表示作者对这幅画作的敬意,并因此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最后一句“何物能传此画声”,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画作背后故事的好奇和探求。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友人相遇、欣赏画作并以此创作七言绝句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薛剑公画作的喜爱和对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