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霜寒钟更哀,摩挲琴影墨生苔。
旸潜此日仍修夜,爨下能馀亦劫灰。
故国山川容静对,一时风雨与俱来。
天南法物飘零尽,不独南风绿绮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正是霜寒钟更哀,摩挲琴影墨生苔。
旸潜此日仍修夜,爨下能馀亦劫灰。
故国山川容静对,一时风雨与俱来。
天南法物飘零尽,不独南风绿绮台。
《题陈云淙霜钟琴拓本》是一幅以中国古琴为主题的画作,创作于明代。这幅画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陈云淙在秋日的霜天中弹奏古琴的场景,周围环绕着山峦和流水,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陈云淙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文章和书法在当时都很有名。他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画。《题陈云淙霜钟琴拓本》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幅画作采用传统国画技法,以墨色为主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的轮廓和层次感。画面中的山峰用淡墨勾勒,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山下的溪流则用浓墨点染,形成明暗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
在画面的一角,有一柄古琴静静地摆放在那里,象征着文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琴旁还放着一只酒杯和几本书卷,似乎预示着文人在弹奏之余,也会品味美酒、欣赏诗文。
整幅画作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够听到琴声悠扬,感受到文人的雅致生活。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明代绘画的艺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如今,这幅画作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遗产之一,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