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中秋步月用丁未海上韵》是清末近现代初黄节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是清末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的重要成员,以及民国时期南社的一员。
黄节在诗中表达了对中秋节传统的怀念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经历的感慨。诗句“又将佳节付闲身”,反映了诗人对于节日的淡然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万态争看初上月”,则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孤寂的景象,展现了中秋夜人们赏月时的热闹场面及其内心的孤独感受。
这首诗还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生活,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乡饼果围儿女”一句,形象地勾勒出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情景,而“短屋灯旗接比邻”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情绪。整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感受。
《中秋步月用丁未海上韵》不仅是黄节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清末民初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更深入地把握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