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煞蛾眉眼底波,残铜犹得一摩挲。
秋来憔悴知谁见,醉后低徊奈汝何。
顽质尚供当世惜,幽光曾閟古人多。
寄言汉镜台中客,莫为新妆更洗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恨煞蛾眉眼底波,残铜犹得一摩挲。
秋来憔悴知谁见,醉后低徊奈汝何。
顽质尚供当世惜,幽光曾閟古人多。
寄言汉镜台中客,莫为新妆更洗磨。
《题蔡哲夫新得汉六花铜镜拓本》是元代文学家杨载所作的一篇赋文。这篇作品通过对汉六花铜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素养和精湛的书法技艺。
杨载(1265-1329),字仲弘,号东所,世称杨慈湖。他是一位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等职务。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篇作品中,杨载通过对铜镜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铜镜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面神奇的镜子。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书法技艺,将铜镜的文字刻划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篇作品还体现了杨载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他通过对铜镜的描绘,回顾了古代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这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意识,也使得这篇作品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题蔡哲夫新得汉六花铜镜拓本》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素养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也传递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