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东园独饮月上乃归

为爱池亭我独来,且留一饮寄徘徊。
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
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
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东园独饮月上乃归》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作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黄节,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又号节,广东顺德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著有《黄史》、《周秦诸子学》、《诗旨变雅》、《诗旨篹辞》、《诗学》、《诗律》、《蒹葭楼诗》、《汉魏乐府诗笺》、《谢康乐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中国文学史》、《粤东学术源流史》等。
  1. 诗歌原文
    为爱池亭我独来,且留一饮寄徘徊。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2. 诗意解析

  • 独来池亭:表达了诗人独自前来东园的孤独与寂寞感。
  • 寻芳草古人渐远:通过“渐远”一词,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人事变迁和对过去的追忆。
  • 明月相看落酒杯: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饮酒作诗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众醉梦腾喧聒去:描述了众人因醉酒而吵闹的场景,反映了诗人的清高和超脱。
  • 孤怀诗借啸歌回:表达了诗人以诗酒自娱的方式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残荷欲尽秋花晚:描写了秋末时节荷花凋谢、菊花盛开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迢递西风日日催:用“迢递”形容秋风的凄凉,强调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和岁月无情的主题。

《晚过东园独饮月上乃归》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更是黄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黄节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