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岁阑语萧瑟,江亭题诗更何日。
淞江送子我泛湖,一别音尘遂相失。
闻子键关不殊昔,我亦沉冥求自逸。
方今逐利遍士夫,拜金豪率为之奴。
世事人才不足问,忧在风俗谁能扶。
如子狷介吾狂孤,乃独挥金寻丽姝。
城南酒垆日再过,珠江灯艇今何如。
吾侪所志岂燕雀,宁没蓬蒿死沟壑。
天下大义即在兹,子能不愧吾不怍。
旁人笑谓腐且迂,独与佳人共清酌。
酒酣忆子梦见之,往往悲来叹飘泊。
瘦妻痴女不复怀,饥寒知已鬻珥钗。
子有所闻弗为异,西南大计当安排。
春明客思只如此,寒梅昨夜开高斋。
岁暮怀刘栽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怀刘栽甫》是近现代著名诗人黄节创作的一首作品,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受和思考。下面将对该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诗歌原文:
与子岁阑语萧瑟,江亭题诗更何日。
淞江送子我泛湖,一别音尘遂相失。
闻子键关不殊昔,我亦沉冥求自逸。
方今逐利遍士夫,拜金豪率为之奴。
世事人才不足问,忧在风俗谁能扶。
如子狷介吾狂孤,乃独挥金寻丽姝。
城南酒垆日再过,珠江灯艇今何如。
吾侪所志岂燕雀,宁没蓬蒿死沟壑。
天下大义即在兹,子能不愧吾不怍。
旁人笑谓腐且迂,独与佳人共清酌。
酒酣忆子梦见之,往往悲来叹飘泊。
瘦妻痴女不复怀,饥寒知己鬻珥钗。
子有所闻弗为异,西南大计当安排。
春明客思只如此,寒梅昨夜开高斋。诗歌赏析:
- 这首诗体现了黄节对时代浮华的深刻批评和对个体价值的坚守。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 通过对比和朋友的相遇与分别,黄节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贵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他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诱惑,追求精神独立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态度。
- 诗中的“天下大义”,暗示了黄节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渴望。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文人中尤为突出。
- 诗歌创作背景:
- 该诗作于清末民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黄节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揭示了时代的特征和趋势。
- 黄节的创作风格独特,他善于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这些主题在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
- 艺术特点:
- 《岁暮怀刘栽甫》的语言简洁而充满诗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句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 历史意义:
- 《岁暮怀刘栽甫》不仅是黄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声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作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思想和文化状态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 文化影响:
- 黄节作为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其文学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岁暮怀刘栽甫》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引用。
- 这首诗不仅是黄节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风貌,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岁暮怀刘栽甫》作为黄节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个性独立的珍视,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