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祠下有怀慰农

桐江江涨接西泠,相望遥遥两客星。
烟水似随高士去,湖山还为使君青。
天涯驿路怜芳草,画舫鸥波隔远汀。
孤负平生钓游约,《移文》应愧北山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严子陵祠下有怀慰农》是一首清代诗人冯誉骢创作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桐江与西泠江的相接、烟水与高士之去和湖山与使君青的和谐,传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竟事业的遗憾。

《严子陵祠下有怀慰农》全文如下:

桐江江涨接西泠,相望遥遥两客星。
烟水似随高士去,湖山还为使君青。
天涯驿路怜芳草,画舫鸥波隔远汀。
孤负平生钓游约,《移文》应愧北山灵。

诗中“桐江”与“西泠”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通过对“客星”的提及,诗人抒发了自己遥望故人之心情,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通过“烟水”与“高士”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代隐逸文化的一种向往和尊重。

诗中的“湖山还为使君青”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自我安慰。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失落,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境遇。最后两句“孤负平生钓游约,《移文》应愧北山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践行旧日承诺的反思,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深刻而复杂,既包含了失望,又蕴含着坚持。

《严子陵祠下有怀慰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折射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