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过里

归客惭司马,曾无四壁留。
残书遗鼠啮,野稼任人收。
狂益亲知怪,贫添儿女忧。
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瓜洲别廖文学之饶平便道过里》是明代诗人卢龙云的作品,而《便道过里》则是明末清初诗人杨思圣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对两首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 《瓜洲别廖文学之饶平便道过里》
  1. 原文:捧檄同君出帝城,扁舟南下棹波平。中流过雨增河广,两岸鸣蝉送客行。忆李他时云树意,师韩潮士斗山情。月明瓜步分岐处,二字乡园为寄声。
  2. 作者简介:卢龙云(1569年—1637年),字龙云,号石公、石门子,明朝时期福建泉州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与当时的文人墨客有着密切的交往。他在官场上也有一番作为,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广东。卢龙云的诗作多表现了他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其诗风格豪放而不失婉约,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 《便道过里》
  1. 作者简介:杨思圣,明末清初直隶钜鹿人,字犹龙,号雪樵。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活跃在清朝时期的文学家。杨思圣曾担任山西按察使等官职,后因政治变革辞官归隐。他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感受。
  2. 诗词原文与赏析:这首诗是杨思圣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归客惭司马,曾无四壁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残书遗鼠啮,野稼任人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破败家园时的无力感。“狂益亲知怪,贫添儿女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最后一句“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更是透露出诗人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杨思圣诗作中的佳品。

这两首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它们的深入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