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作

舟中不知波涛大,耳中但觉风声快。推篷起叱咄咄怪,我头欲昂船欲拜。
一波轩轩九州隘,一壶不见千金卖。蛟龙作势舞泙湃,馋口呀呀幸人败。
平时风顺一帆挂,船尾舟人跂脚话。张帆今入长江界,众目睽睽口噤齘。
而我无端发深喟,世途无处无机械,安得长如此时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江作》是清代杨炳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炳春,字漱芸,吴江人,道光己亥举人,浙江候补知县。他的作品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
  1. 诗的内容概述
  • 《渡江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长江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风大浪急时的情景,以及船夫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行图。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江行的氛围。
  1. 历史背景和文学影响
  • 杨炳春的生活和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时代色彩。
  • 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研究清代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1. 读者感悟与启示
  • 《渡江作》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它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 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

《渡江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杨炳春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