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郊行携子骧作

当年跃马事如何,老去寻芳两鬓皤。
夹岸草平连大泽,句山岚影下滹沱。
白云澹染春衫湿,黄鸟晴眠古树多。
贳酒不因贫病减,呼儿共醉绿茵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郊行携子骧作》是清代诗人冯如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诗歌技巧,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冯如京,字修隐,号秋水,又号紫乙,山西代县人。他是一位清初著名的诗人和官员,曾历任永平知府、广东左布政使等职,并在多次平定巨盗事件后归隐乡里。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理学影响,且在仕途上颇有建树,体现了他博学多才的特质。
  1. 诗句解析
  • 诗句内容:首句“当年跃马事如何”,反映了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情景;次句“老去寻芳两鬓皤”则表达了诗人年岁增长后的怀旧之情与寻觅美好事物的决心。第三句“夹岸草平连大泽”,形象描绘了郊外景色的辽阔和自然之美;“白云澹染春衫湿”和“黄鸟晴眠古树多”两句则通过云和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心境。
  1. 作品鉴赏
  • 艺术风格:《春日郊行携子骧作》在形式上遵循古典诗歌的结构规范,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其韵律和谐,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 思想内涵: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1. 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春日郊行携子骧作》作为冯如京的代表作品之一,被收入《秋水集》等著作之中,成为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 教育意义: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它鼓励人们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 创作背景
  • 尽管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中的描写和情感倾向,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归隐后,即晚年之时。这一时期,诗人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自然、品味生活,因此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思。

《春日郊行携子骧作》不仅是冯如京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能领略到其丰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层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