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晓发

瑟瑟西风帘外卷。绿水红村,小棹随流转。叶老欲飞霜乍染。疏星倒向波心糁。
客枕惺忪寒意惨。秋夜偏长,秋梦应偏短。何处玉鸡声近远。一丸红吐扶桑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晓发》是周岸登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清晨出行时的孤寂与凄凉之感。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周岸登,字道援,号癸叔、二窗词客,四川威远人。他在辛亥革命后任四川会理、莲溪等县知事,未几赴赣,先后任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及庐陵道尹。民国间历任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教授。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词曲、戏剧等领域,有《蜀雅》、《梦碧簃曲稿》、《戏剧新花子拾金》等作品传世。

  2. 原文欣赏:《蝶恋花·晓发》全篇如下:

瑟瑟西风帘外卷。绿水红村,小棹随流转。叶老欲飞霜乍染。疏星倒向波心糁。
客枕惺忪寒意惨。秋夜偏长,秋梦应偏短。何处玉鸡声近远。一丸红吐扶桑暖。

  1. 词作鉴赏:这首词描写了诗人在晓发时所见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瑟瑟西风帘外卷。绿水红村,小棹随流转”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微风吹拂着帘外,水面泛着淡淡的绿色,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红色之中,小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的“叶老欲飞霜乍染。疏星倒向波心糁”则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清,树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要飘落,而星星倒映在波纹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冷清。最后两句“客枕惺忪寒意惨。秋夜偏长,秋梦应偏短”则反映了诗人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困倦和不适,夜晚比往常来得更早,而他的秋梦似乎也不如往常般绵长。结尾“何处玉鸡声近远。一丸红吐扶桑暖”则让人联想到远方的鸡鸣声,以及东方初升太阳温暖的光芒。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天清晨。

  2.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晓发”是一种常见的抒情手法,它往往用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叹。周岸登的这首《蝶恋花·晓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同时,他作为清代词人,其词作中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了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蝶恋花·晓发》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首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