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别恨

杨柳风多,梧桐露落,兰舟初泊方塘。正画楼酒散,残月微凉。多少心头旧事,些儿语、刺刺商量。听何处,晨鸡喔喔,重剔银缸。
悲伤。半醒犹醉,看水光天色,一派苍茫。更林鸦鼓翼,欸乃渔郎。重向石栏干外,携红袖、亲佩香囊。偷挥泪,烟波千里,摧折刚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别恨》是一首由黄永创作的词,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此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别离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黄永,字云孙,号艾庵,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2. 创作背景:据词序所言,黄永在与友人相聚之时创作了这首词。词中描写的是与朋友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3. 词中意象:词中的杨柳、梧桐、兰舟等自然景物,以及酒散、残月、画楼等场景,构建了一种朦胧而哀婉的氛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色彩。
  4. 情感表达:黄永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传达了他对别离的深深感慨。词中的“多少心头旧事,些儿语、刺刺商量”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
  5. 艺术特色:此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语言的简洁与情感的丰富相结合,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凤凰台上忆吹箫·别恨》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也是黄永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黄永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古人对待友情和别离的态度以及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