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春阴,正俯仰、今古自斟。菰芦外、软红如驶,烟语重寻。万里乾坤无伯乐,龙媒伏枥孰知音。算此情、遥挹石湖仙,深复深。
扶桑梦,伤我心。盘阿啸,且孤吟。奈一鞭斜照,触拨尘襟。望断辽东游牧地,年时铸泪有黄金。甚柳边、六辔正逍遥,调似琴。
满江红 · 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
介绍
《满江红·题子危南窳春牧图》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牧牛图,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关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背景
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辛弃疾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始终坚持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表达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情感的作品,这首《满江红·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就是其中之一。
子危南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官员,他的画工精湛,善于捕捉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因此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辛弃疾在这幅画上题诗,既表达了他对子危南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2. 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然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他都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词中通过对子危南的画作进行题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词中的“绿水青山”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白头翁”则象征着辛勤劳动的农民和勤劳的工匠们。
3. 文学手法
词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白头翁”被拟人化地描述为“笑春风”,既体现了其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又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同时,“绿水青山”与“白头翁”之间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国家繁荣昌盛与人民安居乐业的主题。
词中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例如,“青山”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而“流水”则代表着人民的生活和幸福。通过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词中的意境变得更加深远和丰富。
4. 艺术特色
词作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词中的每一句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既符合古代诗歌的格律要求,又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才能。
词中融入了大量的典故和诗词名句,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添了词的文化底蕴。这些典故和诗词名句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更加典雅庄重,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欣赏角度。
5. 文化价值
这首词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通过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它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美学追求,即以文会友,以诗传情。这种审美观念强调的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这首词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古代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的窗口,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变迁。
6. 现代影响
这首词在当代仍有广泛的影响力,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它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学领域,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去追求文学创作的高峰;在商业领域,它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价值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发展机遇。
它在当代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让人们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关注民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价值观。
这首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辛弃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无尽追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