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落木,斜日满群山。
白板新官舍,黄榆旧汉关。
前车行欲止,我马去仍还。
投宿知何处,柴门一水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西风吹落木,斜日满群山。
白板新官舍,黄榆旧汉关。
前车行欲止,我马去仍还。
投宿知何处,柴门一水间。
《次榆关》是清代著名诗人杨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边疆的孤寂与无奈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杨宾(1650—1720),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他出身于浙江山阴的一个文人家庭。父亲因事被长流至宁古塔,请求代父戍边未获批准。杨宾曾为他人作幕僚,其诗歌创作多涉及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原文:《次榆关》
西风吹落木,斜日满群山。
白板新官舍,黄榆旧汉关。
前车行欲止,我马去仍还。
投宿知何处,柴门一水间。
诗词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图景。诗中的“西风吹落木”形容秋天的萧瑟;“斜日满群山”则表现出夕阳映照下群山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不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宾的晚年,他在边疆的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这首诗可能也是他对过往岁月的一种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次榆关》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象征,它反映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壮阔,以及诗人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边疆文化及杨宾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