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今宵是上元,城头画角不闻喧。
相看独有天边月,万里迢迢照塞门。
上元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元曲》是清代诗人杨宾的作品,创作于清乾隆年间。这首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上元曲》的作者杨宾是清代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杨宾的父亲曾因事坐罪被流放至宁古塔,他请求代父戍边但未被允许,随后与弟弟一同出塞省亲。这段经历让杨宾对边疆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其他作品如《柳边纪略》也是广受赞誉的佳作。
诗歌原文:《上元曲》原文如下:“谁道今宵是上元,城头画角不闻喧。相看独有天边月,万里迢迢照塞门。”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比“城头画角”和“天边明月”,表达了节日氛围中的宁静与祥和。这种独特的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诗歌鉴赏:《上元曲》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通过对“天边月”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特有的节日景象,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上元曲》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研究清代社会文化、历史变迁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