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轩远眺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
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
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
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
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青轩远眺》的意境与魅力

《来青轩远眺》是清代文学家杨宾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来青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自然景色。诗中的“薄醉”和“无弦琴独抚”,营造出了一种诗人在静谧中自我对话的场景,这种独处的状态让人不禁陷入思索,体会其中的孤独与超然。

诗中的意象丰富,霜叶、春花、秋雨、松涛、云海和远处的山峦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涵。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如“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有序,从诗人的个人感受出发,逐渐扩展到对自然环境的宏观观察,形成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抒发方式。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词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舒适又富有节奏感。例如“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生动地捕捉了诗人情感爆发的那一刻,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朱彝尊的《来青轩》同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尤其是“莫倚危栏频北望,十三陵树几曾青?”一句更是将诗作的情感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彝尊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学者和藏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

《来青轩远眺》和《来青轩》作为同一文学作品,虽同名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前者以抒情为主,后者则更注重对景物的描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无论哪一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