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从秋色里,走马上高台。
山势连云起,江声抱雨来。
昔闻王粲赋,今乏贾生才。
翘首看黄鹄,何劳燕雀猜。
高车阁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车阁上》是清代杨怀清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了一幅秋日高台上的壮阔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的追溯。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高车阁上》以“独从秋色里,走马上高台”开篇,便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景色。诗人在高台上远眺,山势如云,江水抱雨而来,仿佛天地间所有的声响都汇聚于此,形成了一种宏大而细腻的自然景象。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更在诗人笔下化为一种精神的力量,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
从诗歌的艺术风格来看,杨怀清的诗作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追求意境深远、含蓄蕴藉的特点。例如,“昔闻王粲赋,今乏贾生才。翘首看黄鹄,何劳燕雀猜”,这四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造诣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超越世俗眼光的向往。这种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使得《高车阁上》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学旅程。
《高车阁上》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价值还体现在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上。杨怀清的作品虽然以写景为主,但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却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例如,诗中提到的“高车人”及其生活习俗等细节,都是研究古代民族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历史的记载,读者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古代民族文化的知识,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高车阁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作,也是一部反映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献。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感悟,同时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有志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高车阁上》无疑是一本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