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咏破镜

才印红颜,又描白发,不耐与人相见。湘奁划碎一轮秋,怪中间、舞鸾飞散。脂愁黛怨。刚剩得、情痕片片。记当年,照乐昌公主,啼珠成串。
妆台畔,双腕擎圆,界限冰纹绽。半池秋水尽分明,薄幸人、不来携玩。知心侍媛。爱摩弄、菱花青断。月初弦,一样清光未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子妆·咏破镜》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黄之隽创作并流传下来的词,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西子妆·咏破镜》不仅是黄之隽文学才华的展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执着与人生的哀愁。下面将详细介绍《西子妆·咏破镜》:

  1. 作者简介
  • 黄之隽(1687年-1770年),字若木、石牧,号虐堂,江南华亭人。清朝时期的诗人,以擅长诗词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在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后,黄之隽还曾担任过编修等职位。
  1. 诗词原文
  • 才印红颜,又描白发,不耐与人相见。湘奁划碎一轮秋,怪中间舞鸾飞散。脂愁黛怨。刚剩得情痕片片。记当年,照乐昌公主,啼珠成串。 妆台畔,双腕擎圆,界限冰纹绽。半池秋水尽分明,薄倖人不来携玩。知心侍媛。爱摩弄菱花青断。月初弦,一样清光未满。
  1. 诗词鉴赏
  • 《西子妆·咏破镜》通过对镜中人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对美丽事物无法长久保持的感慨。”才印红颜,又描白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的衰老过程和时间的无情。”湘奁划碎一轮秋”,则用秋天的画面来暗喻生命的无常以及美好事物的易逝。
  • 诗中的”脂愁黛怨”和”刚剩得情痕片片”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美色消逝的感伤和无奈。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悲剧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意义。
  1. 艺术特色
  • 《西子妆·咏破镜》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不仅仅是对美的赞颂,更是一种对生命和爱情无常的哲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 该词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是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湘奁划碎一轮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这种象征和隐喻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1. 文化影响
  • 作为清代文人黄之隽的作品,《西子妆·咏破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黄之隽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 这首词对后来的文人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时都会受到黄之隽作品的启发,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

《西子妆·咏破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情感上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