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系马椿

濞王遗迹渌江涯,嶪巀危椿绕古霞。
此处山中曾系马,当年井底欲鸣蛙。
寒烟十里闻啼鴂,灌木干寻噪晚鸦。
鱼足昔时成窃据,至今甲胄在长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三桂系马椿》是清代诗人黄兆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与背景:

  1. 作者简介
  • 黄兆麟,字叔文,号黻卿,是清代的文人和诗人。他出身于善化,是道光庚子科进士,并曾担任过光禄寺少卿等职。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显示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1. 诗歌原文
  • “濞王遗迹渌江涯,嶪巀危椿绕古霞。”这句描述的是渌江之畔,曾经有一座濞王的遗迹,周围的环境被古树环绕,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画面。
  • “此处山中曾系马,当年井底欲鸣蛙。”这里提到了在山中曾经有马匹系留,而在井底则有着蛙鸣之声,反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状态。
  • “寒烟十里闻啼鴂,灌木干寻噪晚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之下,远处寒烟缭绕,不时传来的杜鹃鸟叫声,与灌木丛中的乌鸦相互呼应,增添了一份凄凉与寂寞。
  • “鱼足昔时成窃据,至今甲胄在长沙。”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盗贼或战乱遗留下来的痕迹,如今仍可见其痕迹,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影响。
  1. 诗歌赏析
  • 《吴三桂系马椿》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作者情感流露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怀。
  •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濞王遗迹”、“古树”、“井底”等元素,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不失清新的艺术风格。
  1. 历史背景
  • 《吴三桂系马椿》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事件的影响。黄兆麟通过诗歌形式记录了清朝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
  1. 文学价值
  • 《吴三桂系马椿》作为黄兆麟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受到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关注。

《吴三桂系马椿》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及历史背景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