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

仙心禅悟两难分,万劫灵光一片云。
别有闲愁归洗马,不须绮语忏司勋。
琳函旧识丹台字,石篆新镌碧落文。
销尽平生恩怨感,清斋夜礼玉晨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是由清人杨芳灿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芳灿,字仲垣,号所园,是清代乾隆时期的重要文人。他在官场上曾担任安仁知县等职,并有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杨芳灿的诗作以简洁、质朴的风格著称,其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1. 诗歌原文
  • 《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全诗如下:
仙心禅悟两难分,万劫灵光一片云。  
别有闲愁归洗马,不须绮语忏司勋。  
琳函旧识丹台字,石篆新镌碧落文。  
销尽平生恩怨感,清斋夜礼玉晨君。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诗中的“仙心禅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万劫灵光一片云”则描绘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与美好。整首诗渗透着禅宗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1. 诗歌鉴赏
  • 《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具一格,更在情感深度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一种超越俗世烦恼的精神寄托。通过对“闲愁”、“绮语”等传统文人常有的烦恼进行反思,诗人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又有文人墨客笔下的诗词书画,这些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艺术画卷。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作为清代文人杨芳灿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更在思想深度上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与人生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