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杂兴

无端心绪欲如何,萧瑟荒郊傍晚过。
耕破田园曾甲第,抛残胔骼为兵戈。
画桡秋水悲羌管,古庙西风覆女萝。
村落无烟禾黍静,暝云轻扫夕阳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原杂兴》是清代诗人冯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 作者介绍
  • 冯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对理解《秋原杂兴》有着重要的影响。冯武作为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歌内容
  • 无端心绪欲如何:表达了作者面对荒郊傍晚时的心境,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复杂情绪。
  • 萧瑟荒郊傍晚过:描绘了夕阳下荒郊的凄凉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悲凉感。
  • 耕破田园曾甲第: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田园被破坏,曾经的繁华不再。
  • 抛残胔骼为兵戈: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尸体被抛弃,无人问津。
  • 画桡秋水悲羌管:通过秋天水面上的船只和羌管声,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 古庙西风覆女萝:古庙在西风中显得凄凉,而女萝也随风轻轻摇曳,增添了一份萧索之感。
  • 村落无烟禾黍静:描绘了村庄中的宁静与荒凉,没有了炊烟与庄稼,只剩下静静的暮云。
  • 暝云轻扫夕阳多:以轻扫夕阳的暝云结束全诗,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纵即逝的感觉。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荒郊、夕阳、羌管等,通过这些元素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时代背景。
  • 语言特色: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思想内容: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
  1. 文学史地位
  • 《秋原杂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冯武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其成为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1. 现代意义
  • 虽然《秋原杂兴》创作于清朝,但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对现代人仍有着启示和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秋原杂兴》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冯武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