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

锦鸠呼雨,把春痕吹湿,绿芜天远。人倚雕栏寒料峭,不放楼阴帘卷。琼叶凝愁,翠绡缄恨,脉脉含凄怨。初番风信,缃桃烟外香软。
最忆少日情怀,蛮笺痴写,弹指年华换。迢递江南迷望眼,万叠雾屏云幔。茂苑苔深,吴宫花冷,误却双归燕。明朝晴未,断红飞尽难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是清代诗人杨芸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杨芸,字蕊渊,金匮人。杨芳灿女,秦承霈妻,工诗词,著有《琴清阁集》。她的诗词创作展现了她对自然美、人情世故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其中《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便是她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2. 诗歌内容: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雨景图。锦鸠呼雨,把春痕吹湿,绿芜天远。人倚雕栏寒料峭,不放楼阴帘捲。琼叶凝愁,翠绡缄恨,脉脉含凄怨。初番风信,缃桃烟外香软。最忆少日情怀,蛮笺痴写,弹指年华换。迢递江南迷望眼,万叠雾屏云幔。茂苑苔深,吴宫花冷,误却双归燕。明朝晴未,断红飞尽难管。

  3. 艺术特色:《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以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春雨中的情感体验。整首词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将春天的景色与作者内心的感受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同时,词中的意象丰富,如“锦鸠呼雨”、“绿芜天远”等,都充满了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忧伤的春日场景之中。

  4. 文化价值:《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不仅是杨芸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阅读这首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百字令·雨中春恨,同纫兰赋》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也是研究清代诗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