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堤柳

生不愿为官堤柳,削皮斩枝若枯帚。
列树空存表道名,攀条无复行人手。
漠漠平原一片尘,天涯无树著青春。
寒鸦落日栖不得,孤根月黑如长人。
人生荣悴都如此,得意从来偶然尔。
灵和风度祇当年,江潭摇落秋风里。
二月西湖春尚寒,万条低亚玉阑干。
谁道东风一种树,江南江北不同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官堤柳》是清代查慎行所作的一首诗,原名“官柳”,后因陶侃种柳而得此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诗人介绍:查慎行是清朝的文学家、诗人和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良好教育,擅长诗文和书法。查慎行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务,但仕途不顺,晚年归隐。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风格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
    生不愿为官堤柳,削皮斩枝若枯帚。
    列树空存表道名,攀条无复行人手。
    漠漠平原一片尘,天涯无树著青春。
    寒鸦落日栖不得,孤根月黑如长人。
    人生荣悴都如此,得意从来偶然尔。
    灵和风度祇当年,江潭摇落秋风里。
  1. 诗歌鉴赏
  • 意象描绘:查慎行的诗中,“官柳”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富含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诗中的“官柳”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历史的变迁。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情感表达:查慎行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善于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复杂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官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 艺术特色:查慎行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诗歌形式严谨,用词考究,意境深远。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 诗歌影响
  • 后世评价:查慎行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许多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都将查慎行的作品视为研究古代文人诗歌的重要参考。
  • 文化传承:查慎行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查慎行的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查慎行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创作原因:查慎行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创作了这首诗。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查慎行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官堤柳》是查慎行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杨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沉思。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