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雨雪门不开,景山暂作金粟堆。黄竹歌停八骏杳,一马鸣诉悲风哀。
北马远自流沙至,铁花满身黑云被。将军甫奏天马徕,雄姿已有凌云意。
凤臆麟身人未知,内官频促黄门试。天颜一顾喜出群,便入天闲登上驷。
春郊三月杨柳丝,九衢夹道飞龙旗。卧瓜吾仗引金钺,霓幢羽葆随黄麾。
乌皮靴声地橐橐,龙纹盖影云迟迟。十五善射作前导,亲王贝勒相追随。
中一天人御飞鞚,蹑电追风尘不动。黄鞯朱氎𨫂金鞍,顾影不鸣更矜宠。
路旁遥指衣黄人,侧睐龙媒神亦悚。沙平风软四蹄轻,不闻人声惟马声。
银花佩帉露黄带,红绒结顶飘朱缨。少年天子万民看,望尘不及人皆惊。
銮仪校尉独惆怅,轻车步辇空随行。从官争费千金产,苦索飞龙求上选。
奚官善相阿敦调,有此神骏无此稳。一朝忽泣天花雨,日惨云冥愁楚楚。
都是攀髯不逮人,并鲜慰情胜无女。万花溅泪柳愁含,御床不扫空垂帘。
六宫共抱苍梧痛,万国还惊白奈簪。多时不见宫中驾,一马悲嘶夜复夜。
自蒙拂试众人惊,奚啻黄金长声价。青丝络头伏道旁,反因受宠丛讥骂。
何如死殉待昭陵,风雨灵旗驰石马。先皇御宇十三年,金床玉几少晏眠。
黄巾甫平白帽扰,战马每岁从周旋。望骓礼拜木兰返,十年往事犹目前。
中兴未集弓剑閟,岂独此马哀呼天。即今兵革犹未息,群胡化鬼扰西域。
王师出关万虎貔,众马从人同杀贼。汝独一死报君恩,吁嗟龙性固难测。
乌珠乌珠努力肯饱食,谅汝立功能报国!
乌之珠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乌之珠歌》是清代黄遵宪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乌之珠歌》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朝末年的宏伟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忧虑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乌之珠歌》的创作背景可追溯至清末,一个动荡的时代。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混乱,社会危机四伏,民生凋敝。黄遵宪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抒发个人情感,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黄遵宪将这一时代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乌之珠歌》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北风雨雪,描述了景山门紧闭,一片萧瑟的景象。诗中“北风雨雪门不开”一句,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严寒而孤独的场景。接着,“景山暂作金粟堆”,则暗示了朝廷内的权力斗争与政治腐败。而“黄竹歌停八骏杳”一句,则揭示了朝中权臣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诗中还通过“一马鸣诉悲风哀”等句子,展现了边疆将士的忠诚与牺牲,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不乏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如“少年天子万民看,望尘不及人皆惊”一句,反映了民众对于统治者的盲目崇拜与无力反抗。
《乌之珠歌》不仅是黄遵宪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宫廷生活、民间疾苦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画卷,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历史的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