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版话三生。禅榻茶烟证净盟。时有妙香来鼻观,零星。佛座闲花供一瓶。
灯火透檐青。襆被轻寒逼五更。残梦不曾留得住,忪惺。雨里疏灯又几声。
南乡子 · 宿玛瑙寺禅房
介绍
南乡子·宿玛瑙寺禅房是黄燮清在清朝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玛瑙寺禅房中夜晚的寂静与沉思,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心境。
从诗歌原文可以看出,“玉版话三生”表明了时间流转的迅速,以及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禅榻茶烟证净盟”则反映了诗人通过品茶、观景达到心灵净化的状态;“时有妙香来鼻观”和“佛座闲花供一瓶”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环境的静谧与佛家的庄严,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手法,如“苇岸风高宿雁惊”、“时有妙香来鼻观”、“灯火透檐青”等,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残梦不曾留得住,忪惺。雨里疏灯又几声”等句子,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界限的模糊感及其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
从文化背景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常常以诗词歌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这首诗就是黄燮清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即通过文学艺术来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种哲学的探讨和人生的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于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洞察。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艺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并提高精神境界。
《南乡子·宿玛瑙寺禅房》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寺院画卷,更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字,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