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灯前,寒销笛里,匆匆忽换时序。蕙心易长愁根,柳枝更添恨绪。凭高极目,问不出、春来何处。看大江、暖翠浮空,渐活万山烟树。
前岁约、探芳俊侣。今岁作、浪游倦旅。艳辰偏在天涯,旧盟又辜绣户。芳华如水,怕闷损、玉台情素。便画船、归趁东风,已是绿阴飞絮。
东风第一枝 · 立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风第一枝·立春》是一首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词,以表达对时序更替和春天到来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信息:黄燮清,字秋谷,号南屏山人,是清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其中“东风第一枝”是他的一种词牌名。这种词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韵律,使得黄燮清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品内容解析:在《东风第一枝·立春》中,黄燮清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切感受。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雪霁后的宁静与春日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黄燮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在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中,也能感受到类似的情感表达。
文化背景与影响:黄燮清的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创作时期处于清朝中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东风第一枝·立春》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它展示了黄燮清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