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鸣鸾路访南唐御道

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
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是清代诗人黄燮清的作品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是一首词,出自清代著名诗人黄燮清之手。这首词不仅是黄燮清文学成就的体现,也反映了他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在了解这首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黄燮清,一名宪清,字韵珊,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晚年曾官县令,一生不得志。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生活疾苦的深刻感慨。
  • 艺术风格:黄燮清的诗作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展现了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1. 诗词原文及解析
  • 诗句原文: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
  • 诗意解析:这首词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皇家道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往昔荣华的追忆。同时,“无奈春何”一句,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1. 文化背景
  • 南唐与南唐御道:南唐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其都城金陵(今南京)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唐御道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干线,承载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足迹。
  • 文人墨客的探访: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包括黄燮清在内,都有访问南唐御道的经历。他们的探访不仅仅是为了追寻历史遗迹,更是希望通过探访历史遗迹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他们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在艺术上追求意境的深远和画面的细腻。通过对皇家道路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流转感。
  • 语言精炼:这首词的语言精炼而含蓄,通过简洁有力的词汇传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体现了黄燮清作为一位诗人的语言功底。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不仅展现了黄燮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