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皇觉寺至西竺庵

夕阳桥,芳草浦。十里江村,九里成烟雨。认是西湖堤上去。处处留人,处处留莺住。
送征帆,吹恨绪。衣绣相思,万里黄金缕。今日轻阴明日絮。添了残红,便算春归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皇觉寺至西竺庵》是清代词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夕阳桥和芳草浦之间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黄燮清,字晦闻,号秋岳,浙江杭州人,清代词人。他擅长词作,其作品以婉约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1. 词作原文
    夕阳桥,芳草浦,十里江村,九里成烟雨。认是西湖堤上去。处处留人,处处留莺住。送征帆,吹恨绪。衣绣相思,万里黄金缕。今日轻阴明日絮。添了残红,便算春归路。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词中的“十里江村,九里成烟雨”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水乡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墨画中。
  • 意象丰富:词中的“芳草浦”、“皇觉寺”、“西竺庵”等意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而且增加了词的深度和内涵。
  • 情感真挚:整首词洋溢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情感真挚感人。

《苏幕遮·皇觉寺至西竺庵》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词作。它不仅是黄燮清词艺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