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 和白石

古藤阴。梦黄农上古,短发谢华簪。云雁书愁,霜蛩咽冷,灯烬还觉烟沉。才唱得、秋词入拍,又磅礴、羲帖仿来禽。榆景催人,花楼伤客,时怯登临。
电泡吾生如寄,况鸡虫得失,何足关心。无味咸酸,垂残筵席,莫非忧患相寻。向平愿、楹书枉托,更何取、遗子满籯金。借问蓬莱,几程几许云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萼红·和白石》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词作,作者是王闿运。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一萼红·和白石》是王闿运在庚辰人日即重阳节时所作,地点定在了王闿运的家乡湖南湘潭。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清末民初时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加剧,文人多有感伤之情。王闿运作为湖南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感慨。因此,这首词可能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

  2. 作品原文及译文:《一萼红·和白石》全词如下:
    草衬骢嘶,松留鹤守,谁道时序匆匆。
    入春早,商量梅柳,看嫩蕊新绿引东风。
    花在诗前,雁归人后,酒满吟中。
    怀古感时都罢,喜清时政暇,故国年丰。
    一水西浮,层阴北望,还见云树重重。
    似今(令)欲归便得,休惆怅、寒涧石床东。
    寄语繁花,明年更映人红。

  3. 作品赏析:《一萼红·和白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王闿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与思考。词中的“草衬骢嘶,松留鹤守,谁道时序匆匆”,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词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憧憬。整体上,该词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王闿运的独特视角,呈现了一个更为广阔和深远的世界。

  4. 历史影响:《一萼红·和白石》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世多次引用和传颂。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成为研究王闿运及其同时代文人的重要文本。此外,这首词也对后来的词人和文学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他们在创作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和更深的思想内涵。

《一萼红·和白石》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王闿运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