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京口

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十年前五月下扬州。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
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旧江山新恨悠悠。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京口》是清末近现代词人杨圻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的景象,并表达了对过去扬州旅行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词的作者是杨圻,他的生平事迹与他的词作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资料显示,杨圻(1875-1941)原名朝庆, 更名鉴莹,后更名为圻,字云史,号野王。杨圻是晚清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词作原文:《唐多令·京口》: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十年前五月下扬州。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旧江山新恨悠悠。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

  3. 词作赏析:这首词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对比“杨柳暗江楼”和“年华如水流”,诗人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十年前五月下扬州”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自得。最后,“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某种程度的反思和思索。

《唐多令·京口》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也是杨圻文学才华的集中展现。其词作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