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月夜

微云不碍月,木落小庭宽。
老去余残兴,朋来免独看。
鹊飞愁到晓,牛喘不知寒。
莫问悲秋意,关山行路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居月夜》是冯班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哲学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冯班(字定远),号钝吟老人,明末清初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其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为主,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关系。

  2. 作品原文:微云不碍月,木落小庭宽。老去余残兴,朋来免独看。鹊飞愁到晓,牛喘不知寒。莫问悲秋意,关山行路难。

  3. 内容解析

  • 自然景观描写:“微云不碍月,木落小庭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微云和明月的结合,以及木叶的落下都衬托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 人生感悟:“老去余残兴,朋来免独看。”反映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虽有一些残余的兴趣与爱好,但更多时间是在孤独中度过。朋友的到来让他不再感到孤单,生活因此充满了慰藉。
  • 季节变换的思考:“鹊飞愁到晓,牛喘不知寒。”通过对鸟类与动物行为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受。秋天的来临不仅带来了落叶和寒冷,也带来了某种哀愁或期待。
  • 人生哲理:“莫问悲秋意,关山行路难。”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一种豁达态度。尽管秋风带来了萧瑟之感,但诗人并未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感受到《村居月夜》所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理思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冯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