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初霁偕云门四兄江楼小饮

江上芦花白,吟情又入秋。
连朝闲对雨,八月冷披裘。
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
不妨同啸傲,携手一登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久雨初霁偕云门四兄江楼小饮》是黄文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江上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黄文圭:黄文圭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
  1. 诗歌原文
  • 连朝閒对雨,八月冷披裘。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不妨同啸傲,携手一登楼。
  1. 诗中意象
  • 江上芦花:诗人以“江上芦花白”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秋日江边的美景。芦花飘落,白茫茫一片,增添了几分凄美与清冷之感。
  • 吟情入秋:诗人通过“吟情又入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秋天的到来,往往伴随着萧瑟、寂寥,诗人在这样的季节里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
  • 连朝对雨: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面对连绵不断的雨水,诗人不禁感叹:“连朝閒对雨”。这里的“閒”字,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 乾坤放眼收:尽管连日大雨,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失去信心或悲观。相反,他选择了在雨后重新审视世界,用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这短暂的宁静。这里的“乾坤放眼收”,意味着诗人在逆境中找到了自我调整的方向。
  • 同啸傲: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态。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净之地,与友人一同饮酒吟诗,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 携手登楼:最后一句“携手一登楼”,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共同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交流和升华。
  1. 诗歌赏析
  • 意境高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美景,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意境。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观,更注重内心感受的表达。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无论是对雨天的无奈,还是对秋日的感慨,都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情感。
  • 语言优美: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韵味。每一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考虑,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黄文圭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 地点背景:诗中的“江楼”位于江南地区,这一地理位置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喜好,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
  • 文化背景: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黄文圭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也深受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江上芦花的描述,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这种赞美不仅仅是对自然本身的赞叹,更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肯定。
  • 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通过对比晴天和雨天的心境变化,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 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携手一登楼”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度难关的决心。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中尤为常见,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重视。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得恰到好处,既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感染力。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江上芦花白”、“吟情又入秋”等意象,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它们使得诗歌的意象丰富多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诗作为黄文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 审美价值: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久雨初霁偕云门四兄江楼小饮》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灵感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