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荔裳中书

峨峨雪岭与天齐,缩猬毛胶万马啼。
多少诗家谈览胜,几人曾到大荒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荔裳中书》是清代诗人黄金台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意蕴深远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深深期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黄金台:字紫石,号蓬婆,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观见长,尤以写景诗闻名于世。
  1. 诗歌原文
  • 峨峨雪岭与天齐,
  • 缩猬毛胶万马啼。
  • 多少诗家谈览胜,
  • 几人曾到大荒西。
  1. 词句注释
  • “峨峨雪岭”形容山峰高耸,如雪一般皑皑,与天相连。
  • “缩猬毛”比喻山势陡峭,难以攀登。
  • “万马啼”形象地描述了山势之险峻,仿佛万马奔腾之声。
    -“多少诗家”指的是许多文人骚客。
  • “揽胜”指游览名胜古迹。
  • “几人曾到大荒西”表达了诗人对于有识之士能够领略并欣赏这些美景的期待。
  1. 白话译文
  • 山峰高耸入云,宛如积雪覆盖,与天空相接。
  • 山势如此险峻,如同蜷缩的刺猬毛发被拉紧一样,令人望而生畏。
  • 众多文学爱好者曾经游览过这里,但真正能领略这大荒西之美的人并不多。
  1. 创作背景
  • 《送杨荔裳中书》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黄金台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欢迎。该诗可能是在一次送别宴会或朋友间的聚会上所作,用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1. 名家点评
  •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此诗给予高度评价和解读。有的认为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有的则赞赏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和对友情的真挚表达。
  1. 轶事典故
  • 关于《送杨荔裳中书》的轶事并不广为人知,但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现代文学作品,可能并未被广泛流传或记录在案。

《送杨荔裳中书》通过黄金台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一个诗人对友情、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黄金台个人风格的表现,也是清朝时期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通过阅读和学习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