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鱼山

铜鱼山高一百尺,山头井深不盈尺。
铜鱼飞去影冥冥,空有长熊作人立。
榛草荒寒浣风露,松桂萧条恋崖石。
岩虚壁压遗刻暗,磴绝梯悬古苔涩。
凄冷气象几百年,姜子书堂竟谁识。
位重平章何足道,名侣金鉴闻在昔。
朝廷暇豫直谏声,时事仓皇叩马力。
奇才本自在山林,编摩未审何书策。
平生负气本落落,迩来望古还恻恻。
铜柱迢遥边峤峙,翼轸仓茫烟雾积。
谁怜海角空蜃气,徒尔山灵护础石。
阴雨蒙蒙远江合,晴云溶溶半山出。
林峦清旷无古今,公应未减真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铜鱼山》是一首描绘了铜鱼山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沧桑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及古代文化的深厚感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山高与深:铜鱼山高一百尺,山头井深不盈尺。
  • 自然景观:铜鱼飞去影冥冥,空有长熊作人立。
  • 植被与风霜:榛草荒寒浣风露,松桂萧条恋崖石。
  • 古迹遗韵:岩虚壁压遗刻暗,磴绝梯悬古苔涩。
  • 历史感怀:凄冷气象几百年,姜子书堂竟谁识。
  • 朝廷与个人:位重平章何足道,名侣金鉴闻在昔。
  1. 诗人介绍
  • 冯敏昌:字伯求,号鱼山,清代广东钦州人。冯敏昌以工诗词著称,有《小罗浮草堂集》等作品流传于世。
  1. 艺术特点
  • 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铜鱼山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遗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
  • 语言质朴:诗句简洁明了,用词朴素而生动,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真实和感人。
  1. 文化意义
  • 岭南文化的体现:冯敏昌作为“岭南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 历史记忆的传承:通过对铜鱼山等历史文化遗址的描述,冯敏昌的作品成为了传递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重要工具,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的平台。
  1. 文学影响
  • 诗歌创作:冯敏昌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了清代诗歌的艺术表现,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 学术研究:作为研究岭南文化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冯敏昌的作品对于研究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铜鱼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