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恩县至平原县途间积水

官衢积行潦,绕径出禾亩。
纵横贸东西,登顿失前后。
露叶纷拂面,风条乱捎肘。
纡回深丛间,屡误问野叟。
大河仍前横,半浸堤上柳。
肩舆随波轩,拥卫戴而负。
鸦飞类衔尾,猱度象接手。
侧踔泥径横,斜奔石坡陡。
一里迟及三,十步危得九。
少焉赴夷涂,孤塔露平阜。
村场转碌碡,篱案杂盆缶。
瞥见贵客来,喧骇乃鸡狗。
就阴老树根,晚风动林薮。
暂解从役烦,一掬清入口。
方塘水含漪,嫩碧剪秋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恩县至平原县途间积水》是清代诗人褚廷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简洁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积水时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官衢积行潦,绕径出禾亩。纵横贸东西,登顿失前后。露叶纷拂面,风条乱捎肘。纡回深丛间,屡误问野叟。大河仍前横,半浸堤上柳。肩舆随波轩,拥卫戴而负。鸦飞类衔尾,猱度象接手。侧踔泥径横,斜奔石坡陡。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官衢积行潦,绕径出禾亩”两句,生动描绘了官道两旁积水的情景,水面环绕着田间小路。“纵横贸东西,登顿失前后”则形象地表达了积水带来的行走不便和视线受阻。这些自然景物不仅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切体会。
  • 情感表达:在“露叶纷拂面,风条乱捎肘”一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节描写,传达了自己对旅途中风雨交加、天气多变的感受。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 象征意义:诗中的“大河仍前横,半浸堤上柳”等句,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大河横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而堤上柳树的倒映则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期待。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褚廷璋是一位清代诗人,他的作品涵盖了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等多种体裁。他以清正廉洁、不阿权势著称于世,与曹仁虎等结社,以诗名。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官场的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 创作时间:据记载,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八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褚廷璋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的诗作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自恩县至平原县途间积水》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中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审视自然和人生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