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遂醒

太白睒睒星荧荧,一夜东风吹月上。
我来寺里看梅花,不道蔷薇高一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诗遂醒》是清代毓朗的一首古风诗歌。下面是对《诗遂醒》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诗遂醒》创作于清代,作者是贝勒毓朗。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官员,毓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都为后世所传颂。在《诗遂醒》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和境界。
  2. 诗句原文:太白睒睒星荧荧,一夜东风吹月上。我来寺里看梅花,不道蔷薇高一丈。
  3. 诗意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独自来到寺庙中欣赏梅花,未曾想到院中竟有一株高高的蔷薇。诗中运用了“太白”即李白的典故,暗喻自己胸怀壮志,而“蔷薇”则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诱惑,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诗遂醒》采用了平实而精炼的文字,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诗中通过对夜风、月光、梅花、蔷薇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5. 历史影响:作为清代的诗歌,《诗遂醒》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社会风貌及时代特征。它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关注,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诗遂醒》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和文化背景。对于研究清代诗词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诗遂醒》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清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其影响力跨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