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拥驾嵩呼九庙安,六日出宫头白矣。
阁臣庸劣内臣私,刘孙赵左相维持。小臣再召预顾命,寸心耿耿先皇知。
岂不闻万工部,朝上弹章暮膏斧。岂不闻刘知府,夜醮未终惨对簿。
肝胆义激死生轻,二十四罪血缕缕。此疏一入会极门,凶珰骇栗褫其魂。
不杀东林无东厂,按名点将烟尘昏。吁嗟乎!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
白日矫翻三大案,群小罗织争为功。纵诛失律熊经略,岂有贪赃杨大洪。
死囚一呼臣节表,冷光远映黄芝草。编公手疏涕交横,楚浦风雷护遗稿。
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熊少牧的《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是一幅清代诗人熊少牧创作的古诗,描绘了明代杨忠烈公的形象和事迹。
熊少牧作为清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在这首诗中,熊少牧以“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杨忠烈公因被红丸所害而病重垂危的情景。接着,诗中描述了他在九庙(古代帝王祭祀之所)中的哀悼场景,以及出宫后头发已白的衰老状态。这反映了杨忠烈公生前受到极高的尊敬,即使在他去世后的哀痛时刻,人们仍然怀念他的伟大。
诗中提到了“阁臣庸劣内臣私,刘孙赵左相维持”,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斗争与权力斗争。杨忠烈公生前或许曾遭受政治斗争的困扰,但在他的努力下,九庙得以安宁,这体现了他的忠贞不渝和智慧。最后,诗以“小臣再召预顾命,寸心耿耿”结束,表明即使年迈,杨忠烈公仍关心国家大事,其忠诚之心未曾改变。
熊少牧的《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对杨忠烈公一生的回顾与颂扬。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杨忠烈公的历史地位和他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