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咏扇

似雪齐纨,初裁就、一轮明月。堪爱处,合欢新样,笑遮双靥。遣兴试描秦女凤,添愁扑散庄生蝶。羡团圆,素影伴佳人,终朝夕。
湘枕畔,纱橱侧。纤手玩,香难歇。想班姬幽怨,倩伊曾说。漫恃君恩怀袖里,每嗟秋至春风发。最伤情、时节易炎凉,轻抛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咏扇》是清朝蔡琬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扇子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扇子的美丽形态,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与愉悦。下面是对这首作品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姓名与生平:蔡琬罗,字仙季,号太仓人,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在清代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创作时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内容可推测为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的作品。
  1. 诗词原文
  • 似雪齐纨,初裁就、一轮明月。堪爱处,合欢新样,笑遮双靥。遣兴试描秦女凤,添愁扑散庄生蝶。羡团圆,素影伴佳人,终朝夕。湘枕畔,纱橱侧。纤手玩,香难歇。想班姬幽怨,倩伊曾说。漫恃君恩怀袖里,每嗟秋至春风发。最伤情、时节易炎凉,轻抛撇。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该词采用了典型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扇子的形象描写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和思绪。同时,也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美与人的感情巧妙结合。
  • 情感表达:词中的“班姬幽怨”、“倩伊曾说”等句子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1. 文化意义
  • 传统美学:这首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即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的情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色。
  • 社会影响: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历史地位
  • 文学价值:《满江红·咏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 时代背景:由于其创作时间处于清朝晚期到民国初期,因此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满江红·咏扇》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