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仙蝶歌

世间蛱蝶亦无数,仙乎独数太常署。自元以后不计年,适从何来何所去。
昨冬长至除斋宫,奉常奏记关宸聪。诘朝栩栩出秘室,雪地顿觉春光融。
官司惊告礼官喜,入视亲呼飞复起。锦函恭进香案前,五色云中阊阖启。
召询始末天颜开,传观九列欢如雷。锡名仙蝶送归署,异数一日传金台。
奎章煌煌记天笔,永与星云灿东壁。金鳌退食赐和多,《尔雅》虫鱼记难悉。
我闻寿恺之世无瑞无,跂行蠕动归洪炉。燕知背岁龟献洛,游泳元化群伦俱。
况当南交桂蠹西宛马,缅甸驯象纷来下。非关微物应时来,别有神明格天者。
不然漆园之梦滕王图,银须玉拍随秋枯。何为此蝶独寿世,缺翅竟入承明庐。
岂逢南郊告大有,有脚春生圣人寿。八旬天子庆无疆,祝嘏明年遍环薮。
鱼潜太液抱珠游,鹿放长春戴月呦。蝶飞祇绕宫墙畔,不向罗浮海外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常仙蝶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他道光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后因故告归,博学负才气。
  • 文学成就:龚自珍的诗作广泛流传,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哲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内容:《太常仙蝶歌》的原文如下:“恭闻故实太常寺,蝶寿三百犹有加。衔玉皇之明诏,视台阁犹烟霞。不闻愿见不许见,矧闻飞入太常家。本朝太常五百辈,意者公其飞仙之身耶。”。
  • 翻译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蝴蝶在太常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寓意着仙人的超脱与自在。龚自珍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龚自珍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蝴蝶在太常寺中的轻盈与飘逸,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 哲思表达:通过对蝴蝶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龚自珍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诗意,同时又不失严谨,展现了他对语言的独特理解和运用能力。
  • 意象运用:诗中的蝴蝶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意象,它象征着自由、美好和超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龚自珍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社会风貌和精神追求。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一首著名诗作,《太常仙蝶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太常仙蝶歌》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的象征。龚自珍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