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五日

独倚危楼望眼醒,轻寒微雨昼沈冥。
一春花事愁中尽,五月鹃声梦里听。
南浦离离芳草绿,西山漠漠晓峰青。
他乡五度蒲觞节,自笑年来逐浪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宣城五日》是一首由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诗作,描绘了作者在宣城的所见所感及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宣城五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刘禹锡并称为“唐三大才子”。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尤善描写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语言朴实无华而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
    独倚危楼望眼醒,轻寒微雨昼沈冥。一春花事愁中尽,五月鹃声梦里听。南浦离离芳草绿,西山漠漠晓峰青。他乡五度蒲觞节,自笑年来逐浪萍。

  2. 诗歌解析

  • 独倚危楼思故人: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高楼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 花事愁中尽:春天的花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逝,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终将逝去。这种对春光短暂易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美好的珍惜。
  • 五月鹃声梦里听:五月时节,杜鹃声声,如同梦境中的呼唤,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杜鹃声的重复出现,加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南浦离离芳草绿:描述了诗人所在之处的自然风光,绿色的草地覆盖在南浦之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西山漠漠晓峰青:通过描绘西山上清晰的晨雾中的山峦,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清新的氛围。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 他乡五度蒲觞节:诗人身处异乡,每年一度的宴会或节庆让他倍感孤独。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远离家乡的无奈。
  • 自笑年来逐浪萍:诗人在异乡生活多年,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生活。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人生的无常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宣城五日》不仅展现了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还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