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阴缺处但斜晖,客燕枝空旧梦违。
嫁得西风总无赖,晚凉还自着罗衣。
秋柳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柳》是清代文学家王士禛于顺治十四年所作的四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誉为“神韵诗”的先驱。以下是对这组作品的具体介绍:
- 创作背景:顺治十四年,王士禛与众多文人雅士在济南大明湖的水面亭相会,饮酒赋诗,欣赏美景,这期间他看见了秋柳,引发了无限的感伤。于是写下了这组以“秋柳”为主题的七律。
- 作品特点:在《秋柳》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秋天、柳树以及人生易逝的感叹。其辞藻妍丽,造句修整,用曲精工,风神高华,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结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全篇不见一个“柳”字而通篇皆为柳之吟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 诗歌鉴赏:《秋柳》中的诗句“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行人的心境;“玉关哀怨总难论”则透露出对远方的深情怀念和对国境之思。此外,“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等诗句,都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 历史地位:《秋柳》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其艺术成就被后世学者所推崇,被誉为“神韵诗”的真正发端。王士禛也因此组诗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文化影响: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王士禛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秋柳》不仅是王士禛个人情感世界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部杰作。通过对这些经典诗句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