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闲庭似带新霜。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明月底,怪飞来寒蝶,无处寻香。
姑射仙姿何处,记红萸乌帽,看舞霓裳。酒晕全消,篱外懒送瑶觞。疏灯漫怜鬓影,伴羁愁、闲过重阳。怕瘦损,卷帘人、依旧淡妆。
声声慢 ·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 ·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是清代诗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该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词原文:
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閒庭似带新霜。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诗词鉴赏:《声声慢 ·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刻画了菊花的形态与色彩,同时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蒋春霖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墨客,其生活状态和心境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在那个时代,诗歌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也是展现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
艺术特色:蒋春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他的诗作多采用自然景物作为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文化价值:《声声慢 ·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研究清代文人心态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
《声声慢 · 赋白菊寄洗红仙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