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燕市酒,旗亭赌醉,花压帽檐香。暗尘随马去,笑掷丝鞭,擪笛傍宫墙。流莺别后,问可曾、添种垂杨。但听得、哀蝉曲破,树树总斜阳。
堪伤。秋生淮海,霜冷关河,纵青衫无恙。换了二分明月,一角沧桑。雁书夜寄相思泪,莫更谈、天宝凄凉。残梦醒,长安落叶啼螀。
渡江云 · 燕台游迹,阻隔十年。感事怀人,书寄王午桥、李闰生诸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江云·燕台游迹》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建炎二年(1128年),当时作者因避乱而南下至杭州,途经金陵,故作是词。全词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描述自己的感受:在词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她回忆起十年前在燕台游历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同时,她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在词中,她提到了王午桥和李闰生两位友人的名字,并表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描绘金陵景色:在词中,作者还描述了金陵的景色。她说:“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目送归舟。山色向晚愈觉分明,直接芳洲。”这一句描绘了金陵城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表达自己的感慨:在词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她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句展现了她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她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寄予希望:在词的最后一句,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她说:“从今别江南,应数飞鸿传书箭。”这一句表明了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与友人继续保持联系,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