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交让

青郊结伴共相招,白社风流尚未遥。
日暖莺声闻柳陌,春深花落转兰桡。
骚人自纪庚寅岁,旅客重过丁卯桥。
我念离群空对月,怀君江上影萧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魏交让》是清代诗人蒋玉立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庚寅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个人的情感经历。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品背景:蒋玉立,字亭彦,嘉善人,顺治甲午副贡,有《泰茹堂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擅长以自然景色入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诗作内容:首句“青郊结伴共相招”描绘了与友人一起在郊外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白社风流尚未遥”则暗示着友人虽已不在,但彼此间的文化气息依旧悠长。接下来的两句,“日暖莺声闻柳陌,春深花落转兰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3.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押韵严谨,读来朗朗上口。蒋玉立善于利用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加了诗的艺术深度和表现力。例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4.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不仅回忆了过去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还表达了对友人离世后的孤独感受。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的作品,《寄魏交让》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佳作,也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诗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为研究清代诗歌提供了重要的素材。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在欣赏这首诗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将古代诗词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审美灵感。最后,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寄魏交让》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人在品味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份独特的人生况味。

《寄魏交让》不仅展示了蒋玉立卓越的诗歌才华,也是清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情感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对于喜欢古代诗歌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