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仲冬内召感赋

七载投闲感圣恩,每亲药裹掩柴门。
充廷岂乏鹓行侣,下秩何当凤綍存。
散弃自甘怜病骨,驰驱无计定惊魂。
小臣进退宁须数,微悃谁能吁九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辰仲冬内召感赋》是清代诗人赵申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首诗作于清康熙九年,当时赵申乔以进士身份任职河南商丘知县、刑部主事等职,之后被超擢为浙江布政使,并最终迁任巡抚。在这一年冬天,他被朝廷召回京城,面对突如其来的召唤,心中难免感慨万千。

赵申乔在创作此诗时,正值其政治生涯的上升期,然而突然的内召让他感到了极大的意外与无奈。诗中“七载投闲感圣恩,每亲药裹掩柴门”透露出他的长期沉沦和对朝庭恩遇的感激与无奈。同时,“充廷岂乏鹓行侣,下秩何当凤綍存”则表达了他对朝廷中仍有贤者存在、自己应得的地位未得体现的忧虑。

在诗的后半部分,赵申乔抒发了自己对于个人进退自由的担忧:“小臣进退宁须数,微悃谁能吁九阍”,反映了他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赵申乔在面对朝廷召唤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庚辰仲冬内召感赋》不仅体现了赵申乔个人的遭遇和情感,还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仕途、命运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