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道中晚行

高城迢递暝烟收,庐阜周遭翠欲流。
孔雀南飞儿女恨,大江东去古今愁。
疏钟云度松阴晚,远牧风回槲叶秋。
何处月明村笛起,此行不为听吴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江道中晚行》是一首清代诗人陆费瑔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陆费瑔,本名恩洪,字玉泉,号春帆,桐乡人。陆费瑔是嘉庆戊辰副贡,官至湖南巡抚,有《真息斋诗钞》。
  2. 作品风格:《庐江道中晚行》体现了陆费瑔的诗风特色。其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3. 主题思想:在这首诗中,陆费瑔通过描写夜晚行走在庐江道中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观世事的人生态度。
  4. 意象分析:诗中的“高城迢递暝烟收”与“疏钟云度松阴晚”等句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其中,“孔雀南飞儿女恨”与“大江东去古今愁”两句更是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历史的沧桑感。
  5. 艺术手法:陆费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例如,“疏钟云度松阴晚”中“云度”、“松阴晚”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6. 历史价值:《庐江道中晚行》不仅作为文学艺术成就,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陆费瑔的《庐江道中晚行》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