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宿嵩山禅院

石笏碧嶙峋,松关夜色新。
凉秋变霜露,高阁带星辰。
树老偏横路,僧寒不近人。
翻经然佛火,顿欲解声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月宿嵩山禅院》是清代诗人赵似祖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赵似祖生活在清代,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尽管具体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表达。
  • 艺术成就:作为一位诗人,赵似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诗作通常情感丰富,语言优美,能够深刻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 首句释义:“石笏碧嶙峋”描绘了一幅石头形状如同笏板般错落有致,表面青绿而坚硬的景象。
  • 次句解读:“松关夜色新”则形容夜幕下松林间的幽静与神秘,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 后两句赏析:“凉秋变霜露,高阁带星辰”表达了秋天的凉意以及夜晚高耸的阁楼上的星空之美,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1. 诗歌主题
  • 自然描写:诗歌通过对嵩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 人生感悟:通过“树老偏横路,僧寒不近人”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冷漠的批判。

赵似祖的《秋月宿嵩山禅院》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