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冠带跨长鲸,赤嵌城前水顿平。
能使荷兰甘避地,别开世界且屯兵。
田横岛上遗民泪,祖逖舟中击楫情。
太息大星虽告陨,临终犹作渡河声。
郑延平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延平其二”是清代诗人蔡国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进行更为细致的介绍:
作者背景:蔡国琳生活在清朝,他的创作风格与当时的文学风气相符,注重诗歌的意境和哲理。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色彩,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歌原文:神人冠带跨长鲸,赤嵌城前水顿平。能使荷兰甘避地,别开世界且屯兵。田横岛上遗民泪,祖逖舟中击楫情。太息大星虽告陨,临终犹作渡河声。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意象丰富,通过描绘海上的壮阔景象以及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联“神人冠带跨长鲸,赤嵌城前水顿平”描绘了一幅神话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力量与智慧的颂扬;“能使荷兰甘避地,别开世界且屯兵”则反映了中国海权的重要性以及对外部势力的影响。
主题思想:这首诗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通过对比荷兰人对中国海域的侵占,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同时,诗中的“祖逖舟中击楫情”也暗示了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蔡国琳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语言简练却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特别是诗的结尾,“太息大星虽告陨,临终犹作渡河声”,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郑延平其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还是一个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献。通过了解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