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湄

黄叶声中上小楼,故人风雨下归舟。
尊前草木江天晚,笔下云山海国秋。
谁识吹篪行市上,遥怜击楫在中流。
到家正值登高节,回首灵岩落日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湄》是清代诗人蔡忠立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原文为“黄叶声中上小楼,故人风雨下归舟。尊前草木江天晚,笔下云山海国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作者蔡忠立,作为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他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蔡忠立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诗词的深刻理解。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追求严谨工整,更注重意境的构建和情感的传达,因此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2. 作品赏析:《送吴湄》这首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诗中的“黄叶声中上小楼”,通过黄叶飘落的声音引出了诗人独自登高望远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故人风雨下归舟”一句,则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充满友情与离别感伤的故事情境中。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时刻的感慨。
  3. 艺术特色:蔡忠立在《送吴湄》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黄叶声中上小楼”,“故人风雨下归舟”等句,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动的情感和故事性。同时,他还善于利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如“草木”“云山”与“江天”之间的对比,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加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4. 历史影响:尽管《送吴湄》不是一首广为人知的著名作品,但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清代诗人蔡忠立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同时也为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送吴湄》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