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秋晚过城东有感

夕阳一阵盘鸦,西风落叶吹如纸。明霞断处,角声寒堞,钟声古寺。十里河桥,万家檐瓦,月街灯市。渐南园霜满,黄花过了,闲经过,魂销起。
一样湖山位置。尽繁华水流云逝。玉牌诗没,珠襦匣冷,吊残宫址。瓦子勾栏,板儿门巷,酒楼银宁。但歌沈舞榭,更无人忆,话当年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秋晚过城东有感》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秋天。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以写景寓情,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忧愤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下面是这首词的原文:

楚江空晚,怅望严城千重雾。
草头秋露如是,点点归燕欲暮。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怨血泪痕新,十二琼楼何处?

日落潮生帆饱,家隔秦关万重阻,
旅愁谁与共,镜里朱颜消减。
算如此、也应妙体,便未许、平章雁行书。
休更凭危栏,尽目断江南江北。

【赏析】:

本篇起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气氛。“楚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草头秋露如是”,草头露水滴滴答答。这是说秋末的早晨,露水还挂在草叶上。“如是”,犹言“如此”。“如是”二字用得极其传神,写出了秋露初凝的状貌。“点点归燕欲暮”,傍晚,燕子从南方飞来,它们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好像在等待什么。“欲暮”即“欲落”的意思,表明燕子已快到了黄昏时候,它们要飞向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一句看似写景,其实也是寄寓着作者的主观感受,暗示着词人的思归之情。接着,词人又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里的“佳人”指自己心爱的女子。“妆楼颙望”即登高远望,“妆楼”指女子的闺房。这句的意思是说,他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子正在闺房中望着天空,盼望着他的归来;可是,她却几次都未能认出归船,以致错过归期。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通过写女子的盼望和自己的失望,表达了他对不能及时回家而产生的懊恼和怨恨之情。

下面几句,写他因长期滞留异乡而引起的感慨:“怨血泪痕新,十二琼楼何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流下的泪水像鲜血一样鲜红,但是那十二座巍峨的高楼在哪里呢?这里既写自己的悲恨,又暗含对朝廷的讽喻。“怨血泪痕新”中的“怨血”指眼泪,因为流泪过多而变得血红。“血痕”则是指泪水的痕迹,它说明他的眼泪之多,以致都把眼睛都弄成红色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是借用晋代王导、谢安两家豪华的府邸,燕子出入自由,比喻自己如今虽身居高位,但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荣光。

下阕着重描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过片三句:“日落潮生帆饱,家隔秦关万重阻,旅愁谁与共?”意思是说,太阳落山的时候海面上起了潮,船只吃得很饱;但是我家的隔岸就是秦岭天险,交通阻塞不通,我的忧愁又有谁可以分担呢?“日落潮生帆饱”,是说自己乘船回来后,海上起了潮,船吃得饱饱的,可以休息一阵子了。然而,“日落”意味着夜晚即将来临,他的心情不免更加沉重起来。“家隔秦关万重阻”则是说:由于家乡太远,隔着秦岭天险,交通阻隔重重,所以无法很快回家团聚。这一句不仅表现了他对不能回家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下片最后三句,进一步抒写他的感慨:“镜里朱颜消减”,“镜里”,指镜子中反映的形象。“朱颜”,指青春年少时红润的面庞。“消减”即减少的意思。“消减”一词用得极为贴切,说明他由于长期客居在外,容颜衰老,已不再年轻漂亮了。“算如此、也应妙体,便未许、平章雁行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如此,他也应该有一个好身体,能够胜任朝廷的重要职务;可是现在他却连一封书信都发不出去。“平章雁行书”是唐代李邕的官号,他曾经写过“雁行如切”的诗句,用来比喻文章整齐划一。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想要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愿望。可是现在却连这点愿望也不能实现,真是令人痛心。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物描写和抒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使整个作品浑然一体。

相关推荐